造血干細胞捐獻納入見義勇為表彰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11月2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皮婉婷
11月24日,我省召開“十四五”紅十字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四五”以來,我省紅十字會人道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募集社會捐贈款物近33億元。
同時,推進造血干細胞和遺體器官捐獻禮遇政策實施,11個設區市將造血干細胞捐獻納入見義勇為表彰,推動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獲獎者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三免”政策及捐獻者優先用血等政策落地,不斷提高惠民為民的“三獻”服務水平。
●在公共場所配置AED近3000臺
5年來,全省紅十字會建立了協同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在全省建立覆蓋水上、心理、搜救等領域的專業救援隊61支,開展省市兩級專業救援培訓演練151場,組織50支救援隊參與省內以及河南鄭州、河北涿州等洪澇災害救援,籌集救災款物2300萬元。全省建成應急儲備庫49個,累計調撥救災物資近60萬件。
創新“政府支持+社會籌資”模式,在全省人口聚集或流動大的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近3000臺,成功救人案例不斷涌現。全省新建應急救護培訓基地、生命健康體驗館、景區及高速服務區救護站等救護陣地241個,舉辦救護知識培訓公開課251期,培訓取證救護員75萬人,普及救護知識培訓608萬人次,培訓救護師資3053人,為全省重大賽事、展會提供救護保障510余場。我省1名紅十字救護員獲評全國“十大最美救護員”。
大力實施“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募集款物4762萬元,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困難群眾走訪慰問。實施兒童大病救助項目,向1851名白血病、先心病患兒發放救助款5932萬元。持續實施“生命光彩基金”項目,向捐獻者困難家庭發放救助款5562萬元。實施“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在全省開展防溺水培訓及宣教1880場,設置救援救護點17萬個,投放救生設備26萬套,組織180支志愿服務隊巡河巡查,勸阻和防止發生溺水事故。
●188人獲得全國造血干細胞捐獻獎
提高了惠民為民的“三獻”服務水平。協同衛生健康部門開展無償獻血表彰活動,全省3.76萬人獲得全國無償獻血獎,188人獲得全國造血干細胞捐獻獎。推進造血干細胞和遺體器官捐獻禮遇政策實施,11個設區市將“三獻”納入當地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并將造血干細胞捐獻納入見義勇為表彰,推動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獲獎者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三免”政策及捐獻者優先用血等政策落地。
同時,推進省內造血干細胞采集移植醫院擴容和捐獻者紀念園設區市全覆蓋建設,全省新增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捐獻者1.4萬人,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235例。新增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者近19萬人,實現捐獻1385例,為近4000人帶去健康希望。
●募集社會捐贈款物近33億元
5年來,全省紅十字會廣泛開展人道資源動員,募集社會捐贈款物近33億元,統籌用于鄉村振興,支持基層社區韌性與公共健康體系建設,維護易受損群體的生命健康與尊嚴。新增紅十字會基層組織3966個,其中學校紅十字會853個,新增團體會員1187個、成人會員14.3萬人、志愿者7.6萬人。
其中,在服務老齡事業方面,聯動中國紅十字會等開展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公益活動,慰問我省老區孤寡老人,開展義診和健康服務,捐獻醫療設備、物資2390萬元。全省新增培訓養老服務師資1093人、養老護理員1.25萬人、養老知識普及27萬人次。發動全省114支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和800余個志愿服務小組,圍繞老年群體開展健康指導、救助慰問、疏導撫慰、臨終關懷等志愿服務近2.6萬次,受益人群超200萬人次。
●捐款附帶區塊鏈溯源證書,善款流向更透明
公信力是公益組織的生命線。記者了解到,“十四五”以來,我省紅十字會開發建設江西省紅十字會捐贈信息公示平臺,連接“博愛中國”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打通關聯性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實時動態更新。每筆捐款附帶區塊鏈溯源證書,捐贈人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查詢善款流向,解答“錢從哪里來、用到哪里去、效果怎么樣”這些核心關切。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