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下“滿格”的安心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1月24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初冬傍晚,家住井岡山市紅星街道金都花園的周惠苑正從容不迫地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幾個月前,這卻是她下班后必須面對的煩心事。

  那些畫面至今清晰:傍晚6時,她還系著圍裙就匆匆跑向電動自行車——第二天孩子上學,車子可不能沒電。她熟練地把車推過2個單元樓,可充電插座前往往早已排起了隊。“唉,又晚了一步……”看著眼前好幾輛同樣在等待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她只能無奈地把車挪到一旁,一旦下雨就只能任由雨點打濕座椅。

  “那種日子,真是沒辦法!”講起這個經歷無數次的場景,周惠苑語氣中滿是無奈,“老舊小區都這樣,每天下班就得搶插座,搶不到就只能干等著。”

  怎么破解群眾遇到的充電難問題?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此,井岡山市深入開展“黨員進網格 井岡‘議家親’”活動,推動全市3390名在職黨員與150名新就業群體下沉網格、入戶聽訴,精準捕捉民生痛點。

  “一次次上門走訪,聽得最多的就是電動自行車充電的難題,飛線不安全、車位不夠用、車子怕淋雨,聽著像小事,可件件都是群眾心頭的大事。”紅星街道會師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尹杲雯道出了大家的決心,“我們當時就想,一定要想辦法,為群眾的電量和幸福感統統‘加滿格’!”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井岡山市建立了“黨員上門辦、社區協商辦、部門聯合辦”的分級轉辦機制。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被列為重點民生項目,該市計劃在27個小區新建150個雨棚、2500個充電插座,總投資約300萬元。

  “選址要像繡花一樣精細。”井岡山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鄧軍介紹,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和設計方反復商討,“既要讓居民少走路,又要避開消防通道,還要考慮電網負荷。我們前后調整了3次方案,就是要找到最優解。”

  如今,走進金都花園小區,一排排嶄新的車棚格外醒目。周惠苑下班后,從容地把車停進去插卡充電:“再也不用惦記著搶充電位了,車子也有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

  更讓居民們欣喜的是,充電樁建設還帶來了意外之喜。“以前大家為了充電爭爭吵吵,現在停車時還能聊聊天,鄰里關系更融洽了。”正在準備充電的王先生笑著說。

  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2000平方米雨棚布安裝,新增約1500個充電樁。“我們將繼續加快進度,讓更多居民早日享受到這份便利。”鄧軍盤算著接下來的工期計劃。

  夜幕降臨,金都花園小區充電區的燈光亮起。這片溫暖的燈光下,一輛輛電動自行車的電量指示條正穩穩地走向滿格,而居民們心里的幸福感,也在這暖心的變化中悄然充滿。遮風擋雨的車棚,守護著每一個晚歸的人,更守護著萬家燈火里那份“滿格”的安心。

  謝 敏 本報全媒體記者 李 歆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