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融合 三資聯動 三農共促——蓮花縣點燃鄉村發展新動能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初冬的贛西,稻谷歸倉后的田野并未沉寂。在蓮花縣廣袤田疇間,農機手駕駛旋耕機在稻茬地里穿梭翻耕,將烏黑飽滿的油菜籽播入沃土,孕育來年的豐收希望,透出鄉村振興的蓬勃朝氣。

  近年來,蓮花縣錨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跳出“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建農村”的傳統思維,以“三產融合”延鏈補鏈、“三資聯動”激活要素、“三農共促”凝聚合力,因地制宜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探索出一條具有蓮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三產融合:從“單一種養”到“鏈式發展”,激活產業振興新引擎

  “以前種蓮子,只能等著收購商上門,價格壓得低,一年忙下來賺不了幾個錢。鎮上招來食為民康蓮子加工企業后,可把我們種蓮人樂壞了。蓮子能加工成蓮蓉、蓮子粉,蓮蓬能做裝飾品,荷葉能做成荷葉茶,一畝地的收益翻了兩三倍。”良坊鎮種植大戶賀紅亮拿著剛包裝好的蓮子深加工產品,臉上滿是笑意。

  作為典型的農業縣,蓮花縣曾長期受限于“一產獨大、二產薄弱、三產滯后”的產業格局,農產品多以初級形態出售,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為破解困局,該縣堅持以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為突破口,推動傳統農業“接二連三”煥發生機。

  在一產筑基上,蓮花縣依托優良生態環境,重點培育特色產業集群,“蓮花血鴨”全產業鏈入選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年產值突破5.5億元;富硒水稻、高山茶葉、有機蓮子、中藥材等產業多點開花。同時,全面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全縣80%以上農戶參與特色產業發展。

  在二產賦能上,該縣緊盯農產品深加工環節,加快建設食品產業園和蓮小花食品產業孵化園,引進和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32家,開發出“蓮花血鴨”預制菜、富硒米糕、肉制品、豆制品等120余種深加工產品,讓“土疙瘩”變成“香餑餑”。江西蓮花血鴨食品有限公司通過研發“蓮花血鴨”預制菜,不僅解決了傳統烹飪耗時久、口味不穩定的問題,還借助真空包裝讓產品走向全國,年銷售額突破1.2億元,直接帶動周邊200余戶農戶就業增收。

  在三產增值上,蓮花縣將產業發展與鄉村旅游、紅色文旅深度融合。依托“蓮花血鴨”美食文化,舉辦蓮花血鴨美食節,吸引游客前來體驗制作、品嘗美食;以江西甘祖昌干部學院為核心,打造紅色研學線路,去年接待研學團隊超50萬人次;整合古村落、生態茶園、梯田等資源,發展民宿、農家樂120余家,推出“春采茶、夏賞蓮、秋品鴨、冬徒步”的四季旅游產品,實現產業變景觀、田園變景區、農房變民宿。

  三資聯動:從“要素沉睡”到“活水涌動”,破解鄉村發展資金瓶頸

  “以前村里的荒山沒人管,閑置的老房子也快塌了,想發展產業卻沒資金、沒資源。現在通過土地流轉、盤活閑置資產,發展藠頭、大棚蔬菜種植等產業,村集體經濟年增收9萬元。”談及村里的變化,六市鄉山口村黨支部書記楊躍林感慨不已。

  鄉村要振興,資金、資產、資源是關鍵。過去,蓮花縣不少農村存在土地撂荒、資產閑置、資金短缺的問題,大量要素資源“沉睡”。為喚醒這些“寶藏”,該縣創新推行“資金、資產、資源”三資聯動模式,通過整合、盤活、運營,讓農村要素資源變成發展資本。

  在資金整合上,蓮花縣打破部門壁壘,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社會資本等,建立“統一規劃、集中投入、精準使用”的資金使用機制,重點投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等領域。同時,推出“鄉村振興貸”“產業振興貸”等金融產品,聯合銀行機構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提供低息貸款,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在資產盤活上,蓮花縣對閑置的村集體廠房、校舍、老宅基地等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資產臺賬。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推動閑置資產“變廢為寶”。升坊鎮花園村把原校舍改造升級為集農資倉儲、農機存放、技術培訓和農產品初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農事服務中心,帶動15名村民人均年增收4萬元。今年,該縣將農村閑置校舍、老廠房等改造為幫扶車間、民宿,創新組建75家強村富民公司,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與勞動密集型產業,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園和富民工廠,以“片區組團、產業聯營”模式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86.1萬元。

  在資源活化上,蓮花縣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引導農戶將零散土地集中流轉給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同時,該縣探索“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利潤分成”模式,讓農戶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租金,還能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三農共促:從“單兵作戰”到“協同發力”,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我以前在外務工,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如今,借著家鄉招商引資的東風,在湖上鄉富民產業園上班,真切地體會到了工作顧家兩不耽誤的幸福滋味。”村民王小英告訴記者。

  鄉村要振興,農業是根基,農村是陣地,農民是主體。蓮花縣堅持把富民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總抓手,三位一體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動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增收相互促進、同向發力,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在農業強基上,該縣以科技賦能農業,與江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專家+技術人員+農戶”的技術服務體系,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指導。同時,推進農業機械化、數字化轉型,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農作物生長環境監測、精準施肥、病蟲害預警,讓農業生產更“智慧”。

  在農村提質上,蓮花縣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施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處理、村莊整治四大工程,去年完成農村戶廁改造8000余戶,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20處,實現農村垃圾收運處置全覆蓋。同時,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20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4G網絡;建設農村文化廣場、農家書屋、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280余個,讓農村顏值更高、內涵更足。

  在農民增收上,該縣通過“產業帶動、就業拉動、政策推動”三措并舉,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依托蓮花血鴨、茶葉、蓮子等特色產業,帶動全縣5.2萬戶農戶增收;搭建就業服務平臺,舉辦“春風行動”“鄉村招聘會”等活動,今年幫助數千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嚴格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發放各類補貼資金1.8億元。數據顯示,今年蓮花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500元,同比增長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風好正是揚帆時,策馬揚鞭再奮蹄。如今的蓮花縣,產業融合的鏈條越拉越長,要素流動的活力越來越足,農民幸福的笑容越來越甜。從一二三產協同發力到三資聚力,從農業提質到鄉村煥新,這片充滿希望的蓮鄉大地,正以蓬勃生機點燃鄉村發展新動能,描繪新時代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劉 瓊 本報全媒體記者 邱 玥 劉啟紅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