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進”——江西多地主官提及優化營商環境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近期,新余市委書記鄭光泉、上饒市委書記陳云、萍鄉市委書記劉爍分別在座談會、會見客商、專題工作調度會上頻繁提及優化營商環境。

  如何進一步以此為抓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于新余、上饒、萍鄉而言,答好這一問,是對“謀定而后動”的生動詮釋,也是對“善弈者謀勢”的主動實踐,盡管他們路徑各異,但共同指向一個目標——通過提升營商環境的“軟實力”,鍛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周章云

  ■新余   

  不斷推出政策舉措打造鋰電生態圈

  10月10日,2025新余市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固態鋰金屬負極材料應用學術研討會召開,新余市委書記鄭光泉表示,希望市內鏈主企業發揮龍頭作用,進一步增資擴產,加大研發,延伸鏈條,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新余。新余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支持,搭建合作平臺,與大家一道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鋰電生態圈。

  營商環境的“軟實力”,正不斷轉化為推動重點產業發展的“硬動力”。這一點,在新余市鋰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近年來,在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新余市推出鋰電三年倍增計劃、鋰電30條、鋰電人才16條等系列政策舉措,同時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實體化運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持續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新余市鋰鹽產量13.4萬噸,增長16.5%;鋰電池產量22.6GWh,大幅增長175.3%;產業營收186.8億元,利潤總額5.7億元、增長73.5%;簽約項目22個、金額80.4億元,其中億元項目17個。

  江西省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省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專家張新芝認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優化供給生態。雖然只是外因,但其對經營主體的“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上饒     

  創新“聯合督導”,投訴“一鍵直達”

  當新余市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實體化運行驅動工業經濟發展時,上饒市則依托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在文旅賽道上展現出別樣的精彩。

  10月13日,上饒市委書記陳云會見悅榕集團聯合創始人、中國區項目拓展部主席張齊娥一行,雙方圍繞深化文旅領域合作進行深入交流。陳云指出,上饒全力推進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并表示上饒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這一愿景正逐步照進現實。近年來,上饒市圍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目標,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日前,走進上饒市水南街文化街區,青磚黛瓦下設有脫口秀劇場,非遺市集旁開著Livehouse。“我們不僅是在復建一條老街,更是在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翻譯’上饒深厚的文化底蘊。”水南街公司負責人介紹。超過30家上饒“首店”、逾百家知名品牌入駐,讓這片古老街區成為輻射贛浙閩皖的文化旅游新熱點。

  為了讓市民游客放心游玩,上饒市市場監管局創新采用“領導+專家+專班+媒體”聯合督導模式,緊盯旅游、餐飲、住宿等重點行業,精準打擊各類“價格套路”。整合“E呼即辦”12345政府熱線與96115旅游誠信退賠專線,確保游客訴求“一鍵直達”。

  國際化的視野,讓上饒的山水與文化走向世界。在望仙谷景區的篝火晚會上,一位德國游客學著跳起古老的儺舞,其間,她說:“我看到一群人戴著神秘的面具跳舞,即使不懂其中的故事,也能感受到蓬勃的力量。”

  與此同時,一場靜悄悄的“文化遠征”正通過數字渠道展開——從網文出海到短劇推廣,從景區海外月均2億次的曝光量,到每場不低于5000人觀看的在線直播。

  市場化注入活力,法治化奠定基石,國際化打開格局。在上饒,奮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已不僅是發展的手段,更成了風景本身。

  ■萍鄉   

  數字賦能讓政務服務更“聰明”

  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需要聚焦特定產業的發展需求,更需要普惠性的政務服務改革作為堅實支撐。

  10月16日,萍鄉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調度會召開,萍鄉市委書記劉爍強調,要靶向施策、上下齊心,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以親清政商關系、一流營商環境,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桿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構建一流營商環境是一項戰略性公共服務投入,既要提高政府對企業服務的耐心,同時也要增強治理信心。”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吳敏表示。

  近年來,萍鄉市在優化營商環境的賽道上持續發力,政務服務不僅“跑”出了加速度,更“創”出了人情味。今年以來,萍鄉市“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成效顯著,截至9月累計辦結事項21萬件,涉企事項實現全流程辦理。

  數字賦能也讓政務服務更“聰明”。“贛企通”上線“萍鄉市企業信用查詢”等特色應用;“惠企通”平臺兌現惠企資金3.98億元,94.47%的企業享受“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真正實現“政策找企、精準直達”。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