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線”保溫,要靠制度而非“覺悟”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0月2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程澤林

  近日,北京通州區小甸屯發生的“一女子心臟不適撥打120反遭接線員辱罵”事件在網絡引發熱議。急救中心回應稱接線員是“因家事發泄”,此說法激起不少網友的聲討:生命救援熱線何時成了個人情緒的宣泄渠道?

  網友們的發言與評論不無道理,120接線員絕非普通接線員。他們手握的是“生命救援線”的調度樞紐,每一個判斷、每一句回應都可能關乎他人生死,這種“人命關天”的特殊性,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超乎常人的專業素養和心理素質。將私人情緒帶入工作,對求助者惡語相向,這引起了網友們的質疑:這僅僅是服務態度問題?

  但是,問責永遠不是“生命救援線”維護中最重要的一環,相比于事后的處罰,如何守好“生命救援線”這一課題,才是大家更關注和關心的問題,畢竟誰也不希望下次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頭上。

  曾在類似事件中,就有醫生發言:“負責急救調度工作的接線員,應是真正的第一救援者,而不僅僅是接電話的人。”所以,對于“生命救援線”這一系統而言,就需要從人員選拔、專業培訓、心理輔導等多個環節入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是否可以引入雙人配合接線模式,一人負責溝通,一人負責記錄和調度,既提高效率又降低失誤風險?

  同時,也要關注接線員群體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排解工作壓力。只有在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上不斷創新,才能讓急救響應更有溫度、更有效率。

  每一次事件的發生都是一次警醒,反思和復盤是為了讓未來更好。唯有系統性的改進,才能讓“生命救援線”真正固若金湯,不再因個人因素而“失守”。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