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經開區:筑強產業鏈,發展新動能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金秋時節,碩果盈枝。在江西興國經開區,比陽光更熾熱的,是這片紅土地上涌動著的創新激情與發展熱潮。標準廠房里,智能化生產線高效運轉、精準銜接;數字化診所內,專家團隊凝神聚智、精準把脈;項目現場上,工程機械轟鳴不息、塔吊縱橫有序……一幅奮力奔跑、奮勇爭先的高質量發展圖景正全面展開,彰顯出興國經開區以“追新逐高”的堅定姿態,全力沖刺年度目標的決心與擔當。
招商追“新”:跨區域布局構筑開放新高地
產業項目是發展的生命線,創新是招商的驅動力。興國經開區以廣闊視野和開放胸襟,主動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創新構建“1+2+3”跨區域招商新模式。依托上海招商中心這一“前哨站”,精準捕捉產業動態和優質項目;借助市場化運作的滬興產投公司,全面整合資源、推動項目高效落地。通過“市場化代理、公司化運行、專班化駐點”協同發力,實現項目對接效率提升300%、落地周期縮短40%的顯著成效。今年以來,經開區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個,簽約投資額超12億元,為構建“2+1+N”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注入新動能,一個依托內陸、聯動沿海、輻射長三角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產業逐“高”:數字化轉型鍛造新質生產力
項目落地生根,更需培育產業沃土。推動高質量發展,根基在產業,出路在創新。興國經開區緊扣數字化轉型這一核心戰略,持續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在贛州國泰,全流程無人化生產線實現了關鍵工序數控化率100%,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案例”;晶華微電子通過智能化改造,生產線自動化率提升至92%,產品不良率降至0.5%以下,年產值有望實現30%以上增長。這一切,正是以數字化賦能為關鍵抓手,圍繞“2+1+N”產業體系,組建專業數字化轉型診所,打造“興i企”云平臺,目前已完成105家企業深度數字化診斷,并推動其中87家規上企業簽訂智能化改造合同。一場以數字驅動、智能引領的產業變革蔚然成風,不斷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培育新興產業新動能,為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數智力量”。

(園區企業智能化生產車間)
保障創“優”:改革“組合拳”破解要素瓶頸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效能要素保障。興國經開區以改革破題、以創新聚勢,打出要素保障“組合拳”。向存量要空間,積極探索“騰籠換鳥”、司法清退、合作開發等模式,累計整治低效用地2979.4畝,建設興國智造產業園、盛威智能裝備產業園等現代化園區,真正實現“土地畝均效益”最大化。向改革要活力,全面推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剛性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崗定薪、績酬匹配”的激勵體系,充分激發干部職工“苦干、實干、巧干、拼命干”的干事熱情。向服務要效益,推廣使用“興i企”數字化服務平臺,承接縣級行政審批管理權限,實現“園區事園區辦”;落實財園信貸通金融政策,做好企業融資全周期“金融陪跑員”,以“真金白銀”減輕企業轉型負擔。一套精準高效、有溫度的服務體系加速成型,致力打造“江西一流、對標大灣區”的營商環境。
夜幕降臨,經開區依舊燈火通明。從機器轟鳴的項目工地,到數據奔流的智能車間,再到川流不息的物流路網,這片熱土上,工業的脈搏強勁跳動,經濟的齒輪全速運轉……興國經開區正以“追新逐高”的進取姿態,奮力書寫革命老區工業振興的嶄新篇章。“興國經開區正以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全力以赴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興國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舉措,全力沖刺,奮力奪取高質量發展新勝利,為興國經濟發展再創新輝煌。(賴家駿)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