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 打造公平高效“陽光市場”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7月16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報訊 邱素凡、金曉城、全媒體記者陳陽報道:萬安縣以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招投標環境為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該縣通過構建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體系、強化監管、推進跨區域合作等舉措,著力破解招投標領域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為企業參與招投標提供便利,激發市場活力。

  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讓交易更高效

  萬安縣積極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實現從項目登記、公告發布、文件獲取、投標報名、開標評標到中標公示的全流程線上辦理。企業只需登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過去參與招投標,需要準備大量紙質材料,還要跑到現場報名、遞交文件,耗時耗力。現在全流程電子化,所有流程都可以在網上完成,既方便又高效。”某企業負責人表示。

  此外,萬安縣還全面推行“不見面開標”,通過視頻直播、在線解密等方式,讓投標人足不出戶即可參與開標過程,進一步提升了開標效率和透明度。2024年以來,該縣招標項目全流程不見面開標率達到100%。

  強化監管護航,讓市場更規范

  萬安縣強化對招投標活動的事中、事后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預警、標后履約“四不兩直”現場檢查等手段,及時發現和查處圍標串標、虛假投標、違法轉包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招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通過建立信息互通、上下聯動的聯合查處機制,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的作用,形成查辦案件的合力。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對招投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對涉及公職人員違規插手招投標活動的行為堅決查處,對相關企業和個人依法依規進行信用懲戒,形成不敢違法、不能違法的震懾效應。

  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的監管,全面開展“一標一評”制度。每次招標結束后,對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扣分,并對扣分較多的代理機構和專家實行相應懲戒措施,如限制參與后續項目、要求整改等。

  “通過‘一標一評’制度,我們能夠及時發現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在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其改進服務質量,確保招投標活動的公正性和專業性。”萬安縣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

  跨區域合作,打破市場壁壘

  為打破區域壁壘,萬安縣積極與周邊地區開展跨區域招投標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與跨區域縣市簽訂合作協議,實現了評標專家資源共享、信用信息互認,進一步擴大了招投標市場的開放度。該縣先后與廣東省河源市協同實施了萬安湖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沿湖步道及景觀工程、萬安縣農村公路縣道日常養護管理項目跨省遠程異地評標,與上饒德興市、宜春樟樹市協同實施了萬安縣2024年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勘察、設計服務項目“1+N”遠程異地評標。

  “跨區域合作讓我們的招投標市場更加開放,企業有了更多選擇,也避免了因本地評標資源有限可能引發的不公平競爭。”萬安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表示。

  優化服務,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在優化招投標營商環境的過程中,萬安縣始終將服務企業作為核心目標。通過設立招投標服務專窗、開通咨詢熱線、開展政策宣講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參與招投標的交易成本,萬安縣積極推廣投標保函的使用。通過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企業可以在線申請、開立和查驗保函,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釋放了企業現金流,減輕了資金占用壓力。

  “投標保函的推廣不僅降低了我們的資金壓力,還讓我們能夠更靈活地參與多個項目投標。”當地某企業負責人表示。

  此外,萬安縣還鼓勵金融機構優化保函服務,降低保函費用,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支持。加強對招投標參與方的廉政、法治教育,萬安縣高度重視招投標參與方的廉政和法治教育,通過組織專題培訓、發放宣傳資料、開展警示教育等形式,提升招投標參與方的法治意識和廉潔意識。

  “我們定期舉辦廉政教育培訓班,邀請法律專家和紀檢干部為招標人、投標人、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講解法律法規和廉潔從業要求,確保招投標活動依法依規進行。”萬安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朱曉暉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