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贛鄱美好“未來”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6月0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創新推動全省118家法院“一把手”擔任法治副校長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蘭春報道:5月30日,省法院召開“傳承紅色薪火 法護贛鄱少年”少年法庭工作新聞發布會。據悉,2022年以來,江西法院勇擔使命、篤行不怠,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全省23家法院和12名干警分別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少年法庭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
嚴格公正司法,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22年至2024年,全省法院審結侵害未成年人刑事一審案件2323件。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對主觀惡性深、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的,堅決依法懲處。同時,依法維護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合法權益,審結涉未成年人民事一審案件38793件、行政一審案件254件。
夯實工作基礎,明確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發展路徑。實現全省118家法院少年審判機構全覆蓋,選配486名員額法官、327名法官助理充實專業化審判隊伍,遴選14名法官組建全省法院首批少年家事審判專業人才庫,制定并落實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三年規劃綱要等文件。持續打造“三葉草”青少年普法宣教品牌,培育“周淑琴工作室”“支月英工作室”“六一工作室”等地方特色品牌,構建少年審判品牌矩陣。
堅持守正創新,健全未成年人審判制度體系。推進未成年人綜合審判改革,實現從事后保護向事前、事中保護延伸,構建全方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網絡。首創“三教融合”教育方法,深化“紅色+法治”工作模式,充分運用江西紅色資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完善涉未成年人案件快速辦理、社會觀護、心理疏導及測評等特色審判機制,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延伸審判職能,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做好未成年人幫教、救助工作,開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發放救助金1634.25萬元,幫助涉案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發揮司法建議源頭治理作用,圍繞教育監管、網約房管理、毒品犯罪等問題發出司法建議300余份,反饋率達90%以上。積極參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省法院聯合省教育廳、團省委印發《大學生求職就業涉罪刑事風險防控指引》,引導大學生識別風險、穩定就業。
凝聚保護合力,推動“六大保護”協同發展。規范家庭教育指導,發布促進家庭教育規范性文件41件,建立指導機構60個,發出家庭教育令6707份、人身安全保護令901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函3365份。妥善處理校園安全糾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聯合婦聯、團委、民政等部門及社會志愿者,對重點未成年人群體開展教育幫扶。強化網絡保護,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網絡犯罪,依法認定涉未成年人網絡合同效力。
創新法治宣傳,引導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動全省118家法院院長擔任法治副校長,目前全省法院共有1669名干警在2225所中小學履職。建立121個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為重點關愛對象的未成年人法治關護站。探索內生式、沉浸式普法教育模式,讓未成年人自覺成為法治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發布會上還發布了白皮書,通報了全省法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優秀創新舉措和涉未成年人案件優秀司法建議。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游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