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開發區“年榜”揭曉 誰“進位” 誰“趕超”?
來源: | 日期: 2025年04月10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日前,2024年度江西省綜合考核結果公布,46個開發區獲評全省綜合考核“第一等次”,45個開發區在考核中實現進位,8個開發區工業營收超1000億元……
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年度綜合考核工作推動江西各級開發區形成爭先創優、奮力拼搏的發展氛圍。這既是錨定目標、鼓舞士氣的“發展之錨”,又是居安思危、吹響號角的“奮進之音”。
勇立改革潮頭,開發區如何疾步“趕考路”?關鍵之年,何以執筆“創新題”,答好“發展卷”,跟隨記者腳步,一起感受開發區的發展脈搏。
文/邱素凡 本報全媒體記者何柳斌 圖/彭澤工業園提供
全省開發區
爭先進位氛圍濃厚
從“年榜”來看,我省開發區爭先進位氛圍濃厚——
45個開發區在本次考核中實現進位,其中袁州產業園區、樂平工業園區、宜豐工業園區、九江沙城工業園區、安源工業園區、寧都工業園區、黎川工業園區、萬載工業園區等省級開發區前進超過20位,吉安高新區、景德鎮高新區、豐城高新區、撫州高新區等國家級開發區進位較快。
開發區的爭先進位,向來是衡量區域經濟活力和產業潛力的風向標。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帶領下,我省開發區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發展模式創新為主線,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責主業,加快建設權責清晰、規范高效的現代開發區管理制度。
考核工作是一把標尺,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在考核機制的激勵推動下,我省開發區產業發展量質雙升——
全省開發區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認真落實“1269”行動計劃,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4%,高于全省增速0.54個百分點;工業營業收入4.08萬億元,占全省比重為93%,同比增長6.02%,高于全省增速近1個百分點。其中,南昌高新區、上饒經開區、貴溪經開區、九江經開區、鷹潭高新區、南昌經開區、湖口高新園區、南昌小藍經開區等開發區工業營收超1000億元。
立足新發展階段,形勢緊任務重,馭變前行,韌性生長是園區發展的底蘊。
“新時代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開發區是重要陣地。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省各開發區以‘趕考’之姿,對標先進,學習借鑒,發揮好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作用。”省發展改革委開發區改革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改革潮頭
開發區如何疾步“趕考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如果說深化改革是一場歷史大考,那么,開發區建設就像一場率先打響的“先鋒戰”,撲面而來的往往是最洶涌的浪頭。正是如此,自建設伊始,改革便是新時代賦予開發區的底色。
2023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 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于同年11月1日召開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大會,對新一輪開發區改革進行了動員部署,吹響了新時代開發區改革發展的號角。
隨后,我省相繼制定了《關于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關于建立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推進機制的通知》、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年度工作要點。
改革工作推行至今,我省各級開發區順機制、調結構、促轉型,形成了集群效應凸顯、項目招引活力持續迸發的“小氣候”——
先看個例。2024年10月,貴溪經開區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我省國家級經開區數量達11個,位居全國第五。
這家剛剛入列“國字號”的開發區,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被評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開發區通過政策、產業、創新、開放等多維度協同,能夠形成獨特的‘小氣候’,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增長極’作用。去年,園區內12家企業入選江西民營企業百強榜單,18家企業入選江西制造業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入選企業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貴溪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縱觀全局。2024年,我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項目招引加快發力。
全省開發區積極探索“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其中上饒經開區、贛州經開區、龍南經開區、東鄉經開區、吉水工業園區等5個開發區成效較好;全省90%的開發區正在實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其中萍鄉經開區、德興高新園區、宜黃工業園區、遂川高新園區等4個開發區取得明顯成效;全省60個有社會事務的開發區剝離社會事務658項,平均剝離率超80%,其中新余高新區、井岡山經開區、上栗工業園區等開發區力度較大。
全省開發區招引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1429個,實際利用省外項目資金1萬億元,其中新余高新區、貴溪經開區、贛州經開區、南昌小藍經開區、分宜工業園區等開發區超200億元。
關鍵之年
執筆“創新題” 答好“發展卷”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
開發區代表著區域產業聚集、經濟發展的動力,更直接影響著城市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如何以“小氣候”撒播成“燎原火”,以“增長極”撬動“新跨越”?
“創新是園區發展當仁不讓的主課題。”彭澤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記者走進位于彭澤縣磯山工業園區的江西心連心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連心),看到的是一幅嶄新的數智化生產圖景。
“心連心通過‘縱向折疊+智能再造’模式,實現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的顯著提升。”該項目總體設計工程師馮圣君介紹道。經了解,園區利用“高位水池+涼水塔”技術節約用地40畝,煤儲運車間采用“立體積木”設計實現“零新增用地擴建”。
2024年,心連心營收106.34億元,躍升為九江市第三家營收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彭澤工業園區也首次晉級省級開發區綜合考核“第一等次”。
視線從長江南岸轉向贛東部地區,這里正崛起一座現代化汽車城。
“為扛牢全市工業發展主力軍之責,撫州高新區以打造‘一城’(新能源汽車之城)、‘一中心’(高端精密制造中心)為目標,挑起高質量發展的大梁。”撫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華輝表示。
“一城一中心”背后是科技和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誰來牽頭?怎么融合?
聚焦“誰來做”,撫州高新區精準施策,打造科技企業集群。實現扶持轉向,從“事前獎補”到“事中事后”,從“單企特惠”至“細分產業”,從“財政直補”變為“市場化資本化”,并推行創新積分制,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計劃,打造企業矩陣;打造基金叢林,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聚焦“怎么做”,持續深化科技金融體制改革,構筑科技金融生態圈。銀行層面,實施科技金融機構提質擴面行動,引導駐區銀行功能升級,下放權限;推動科技信貸產品創新,建立“積分+信用+授信”聯動機制,為企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依托產業鏈需求,與知名院校合作,推動科研機構建設,招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培育科技型企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2024年,全省開發區加快科技型企業培育,新增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240個,新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及載體數391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34%,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以考核為指揮棒,擦亮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在此激勵下,我省各級開發區在堅持中完善、在完善中發展,將持續發揮好經濟發展主陣地、改革開放試驗田、創新轉型驅動器的積極作用。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范俊杰
值班編委: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