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縣:鄉村振興正當時 香菇撐起致富夢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2年05月18日 | 制作: 江南小編3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道:5月16日,伴隨著初夏的陣陣微風,記者走進靖安縣中源鄉龍坵村,在秀美山谷間,一個個食用菌種植大棚與美麗村莊相得益彰。大棚內,村民們正忙著采摘香菇、挑揀香菇、打包裝箱,臉上掛滿著豐收的喜悅。“現階段正是大量產菇期,我們種植的2.5萬筒香菇,僅這三天的產量就達到了2500余斤。”宜春市稅務局派駐龍坵村第一書記彭承盛一邊忙著收菇,一邊介紹道。
靖安縣中源鄉龍坵村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缺乏“能人”,在產業發展上一直沒有起色,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2021年被確定為“十四五”省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該村第一書記彭承盛在了解到情況后,堅定地說道:“我們必須找準致富路子,讓龍坵村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他把這個想法同村黨支部書記葉小軍商量后,兩人一下便達成了共識,隨即便召集黨員先鋒模范代表、村民代表、黨員致富能手等共同探討龍坵村的產業發展規劃,最終一致決定以開發菌菇特色產業為主導,走出一條“黨建+產業”特色發展之路。
有了想法就要馬上行動,彭承盛與村“兩委”班子多次趕赴南昌等地考察學習,在詳細了解了食用菌品種、種植、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后,將原先廢棄的老龍坵中學300平方米的操場改造成了菌菇種植基地,經過前期精心管理,如今,在龍坵村菌菇種植大棚里,香菇長勢正旺,村“兩委”干部和村民們一起摘菇、裝筐、剪根、烘干,忙得不可開交。為促進村民就業增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龍坵村黨支部積極組織脫貧戶以及閑散在家的老人、婦女參與香菇采收,“這幾天我都在村里摘香菇,村里按一斤五毛錢給我們算工錢,多摘多得,我一天能摘200多斤,能掙一百多塊錢呢,到了年底還能拿分紅,真是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該村62歲的脫貧戶葉存森說道。
目前,龍坵村共采收鮮香菇5000余斤,1000余斤通過超市代銷、微信推銷等方式售出,其余通過烘干裝袋的形式進行出售,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0余萬元,可實現村集體增收3萬元以上。與此同時,村“兩委”干部、黨員致富能手還帶頭種植魔芋、有機水稻、中藥材等綠色生態農產品,打造魔芋種植示范點20畝,帶動群眾種植西嶺有機水稻500余畝,多項產業齊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好路子。
值班編輯:周章云
值班審核:金路遙
值班編委:黃廉文